如梦令•酒醒何处
如梦令•酒醒何处未饮缘何酒醉?
谁晓依然沉睡。
久梦觅知音,
奈何知音无寐。
心碎,
心碎,
莫让醒来垂泪。 依谱 酒处应用平声字、奈何的何字应用仄声字
整词平铺直描楼主拟醉梦中寻知己 偏是人儿不寐空泪流的心绪一览无余 个别字稍微锤炼下会更好 本帖最后由 酒醒何处王福来 于 2010-5-3 13:07 编辑
2# 静斋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 别体. 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代词人改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 期就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 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我们研究词律的时候,既要仔细考究 它的规则,又要知道它的变化。不求甚解和胶柱鼓瑟都是不对的。——王力《诗词格律》
其实在以前的《八声甘州》回复中我就想说说自己对词的格律看法。宋词之所以没有唐诗的成就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格律太严,虽然很多人都想为表情达意出律一些,但还是不能完全抒发胸臆。我认为填词,是要依词谱来填,毕竟是语言的魅力,但当情与词冲突时,与其寻找替代的辞藻,还不如直抒胸臆的好。 :lol理解。。。
静斋版主的意思是让喜欢诗词的年轻人多注意规则,毕竟一开始从严要求,要比形成习惯以后再要求好一些。。。
但,对于诗词是否可以有所突破,我相信,静斋版主还是会持谨慎的认可态度的。。。如果能作出绝世佳句,那就善莫大焉了。。。哈哈。。。 表达胸臆而出律的原因之一 是文字量的不足 现在人的平均识字数不过1-2000字 排除格律 诗词的限字本身也是桎梏 有人说写旧诗是戴着枷锁跳舞其实舞蹈的本身是心灵的舞动 又哪来的枷锁 你可以把格律当做现代诗词的启蒙教育如果能用最恰当的字 准确充分的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那就是一首好的诗词 又有谁会一味的求全责备呢 至于直抒胸臆 放逸高古是每个写作诗词的人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了解诗词的历史和内涵
同时炼字炼句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功课 5# 静斋
不知何处得来数据现在识字这么低啊,古人先贤时代恐怕识字很多啊!没有合并字,只有异体字啊 本帖最后由 静斋 于 2010-6-16 16:04 编辑
字的数量 有本中国汉字大字典就知道了 和英语大词典一样 每个字的字意少则1、2 多则十数 因为现在不是古代 所以我们对汉字的理解始终保持在小学生学字的阶段 只有专修汉语的才有机会了解汉字真正内涵 虽然像学外语一样我们要掌握8000-1万个词汇 但混迹社会真正常用的也就1-2000字 其余的提笔忘字 和不认识一样 格律诗是有格式要求 这就要求语言更加精炼贴切 这其实是对字的重新认知 当你深入这个领域你会发现 原来一个字有那么多解释自己不知道 一个事物还有那么多其他字的称谓我们不知道 当你发现这些 你就会体会国家为什么要提倡全民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用心 以英美为例现在每年都会衍生出许多的单词 而我国每年要设法删除些汉字 这样的反差说明什么 我们是进步了吗 唯一可以解释的是 今人不学 诗词只是一个载体 希望有此爱好的同仁 在愉悦身心的基础上 能带动身边的人 让他们乐于思考 乐于传承 让中华民族真正成为有质感的民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