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声甘州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0 19: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酒醒何处王福来 于 2010-4-10 19:40 编辑

八声甘州
看微风细雨把柳醉,
雪融水波侵。
晓雾轻盈转,
晚霞余恨,
飘洒如金。
草嫩遥观翠美,
舞罢又低吟。
向青天轻问,
星月齐喑。

念旧时志已短,
岁年空挟剑,
误入尘音。
好情难识韵,
春美乱人心。
叹韶华,觅寻前路,
诉情真,却满是寒衾。
登临意,
请谁相会,
弦断无人。

王福来 2010-4-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4-12 21:36:31 | 只看该作者
八声甘州词谱
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仄
⊙仄平平[韵]
⊙仄⊙平⊙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仄平平[韵]

⊙仄⊙平⊙仄
仄⊙平⊙仄
⊙仄平平[韵]
仄⊙平⊙仄
⊙仄仄平平[韵]
仄⊙⊙
⊙仄⊙仄
仄⊙平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
⊙平⊙仄
⊙仄平平[韵]
八声甘州 别体颇多 现都以柳永为正体  简易平仄区分在秋千的帖子有 可以参照 楼主诗词多用典 看来书没少读
初学填词一般不主张写中长调 容易凑句
有不少好句子 晚霞余恨 舞罢又低吟 春美乱人心 在整体上再下点功夫 会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平台在线经历积累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3:10:59 | 只看该作者
2# 静斋

本词用现代汉语来讲,大多数还算是合谱的,古韵也不是十分了解,多谢指正
4#
发表于 2010-4-26 20:49:30 | 只看该作者
再讲下韵书 韵书其实不只是诗词才用 古代中国实现一统 各地方言各异 楚声 吴语等 大多不能辨识其声 故后世为统一口音 字读而作韵声 如当时所说的 官话 相当于字典 只不过版本不同 随着诗词的发展和文字的增加和发展 各式的韵书应运而生 古韵就是古版的新华字典 近代新文化运动 以及我国实行普通话标准 还有自由诗的兴起 近代人大多用现在的新华字典的字读 其实看起来是对立的 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个人的喜好而已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是两者相互补益 完全使诗词古今交融 的一条全新的道路 近韵古韵 并不神秘 春秋战国汉 汉晋(魏) 晋唐等都找到了延续和发展创新的道路 我们也会找到的 一切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 大家会发现 诗词原本如此奥妙

评分

参与人数 1平台在线经历积累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一语道破,豁然开朗。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9:08:15 | 只看该作者
4# 静斋


其实在下也研究过一点古韵,是王力先生的书。后来看到王先生的《诗词格律》,里面提出现代人写近体诗的看法。我自己又回味一下,古代的音韵一再变化,古人的诗作也是合乎当时一时的音韵,既然如此,现在继承和发扬,就不用死揪着古人音律。由于自己是在东北,对现代汉语普通话还算了解,因此就以此平仄,韵律为诗词。错处不知几何,我却还是不改旧行,惭愧之至。
6#
发表于 2010-5-1 19:50:27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来,大家对于古今读音都有些无奈。。。这倒也是一个思路——继承和发扬,能否从咱们这里诞生呢?
7#
发表于 2010-5-2 14:03:32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古韵 对于学习诗词的人来说并非异端 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人们代代因袭 才有了现在的韵声 即便如此 国家近几年还在不断的修改比如去年 又重新修改了个别字的韵声  至于研究古韵 这恐怕要从 诗经和先秦诗歌说起这些作品中大都是有韵的 民间的谣歌 孔子的做琴曲传唱 这都为后来的沈约的四声说埋下伏笔 王力那本书里面内容只是一家之言 并不代表全部 重要的是你个人的理解 如何解决各个流派对于诗词发展的结点 我起先也主张全篇使用新韵 但很多东西在深入了解后发现诗词与现代新兴事物的融合 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必须找到一条新路 所以在使用平水韵的同时 我是主张近韵通押 今古结合 但是这种提法 阻力很大 新韵 古韵两个阵营 的对立还是和顽固的 这就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找到出路
8#
发表于 2010-5-3 13:37:0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这样的。。。传统的东西,总是讲究门派、出身的。但是,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大的生命力,是须要后继有人的。。。对新生代没有吸引力,或者吸引力不足,将会导致传统文化的萎缩、衰败,这已经不是杞人忧天了。。。近期一些历史性事件,很多传统主流媒体大批量印发诗词,但形式上无一例外都是现代诗,竟然一首古诗的印迹都没有!确实令人扼腕!

所以,有些事情,不探索,不改变,不可以。。。总要有人分流出来,就当是炮灰,也得听听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6-2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