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接力还薪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6 07:32: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接力还薪
苗向东

    最近,“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接力还薪的诚信精神,超越生命、义重如山的举动,感动了国人。


    现年50岁的孙水林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开始打工,后来成为家乡有名的建筑商。但家里的房子在街上并不显眼,甚至有些寒酸。



    孙东林对于欠薪曾有过切肤之痛。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孙水林13岁那年暑假想挣点学费,兄弟俩到一家建筑工地干活,干了11天却没有拿到工钱,这让他们刻骨铭心。

    孙水林后来当了老板,便说:“我们兄弟俩再困难,也决不能欠工人的工资。”这20多年来,他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努力兑现着这一承诺。1993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孙水林多个工地的工程款都要不到回款,在四处筹措款项未果,最后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先行给农民工垫付了工钱。2002年,孙水林的一个工程投入95万元,对方还欠他58万元。当年的工钱,孙水林是向弟弟借了7万余元支付的。

    去年12月,孙水林在北京给外地农民工结清了一年的工钱,只有老家武汉的几十人的尾款没有结。年前工人就这样回家过年了,由于工程款难收,孙水林便打电话让家人准备一些钱。向工人承诺春节前一定发完工钱,决不食言。

    29,孙水林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妻子有些埋怨说:“那么急着赶回去干吗?工程尾款我们也没有要到,只有老乡们的一些工钱,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他们也会谅解的。”可孙水林坚定地说:“年前我从不欠工钱,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次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可是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当孙水林的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出事后,悲痛万分。工友们了解到老板孙水林出事了,不少人劝慰孙东林说:“你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也不着急用钱,你把发钱的事缓一缓。”
再说“人死债亡”已俗定成规,哥哥帐单也没有留下,不知道欠谁,欠多少。有好友说算了。

    可孙东林知道,兄弟俩不拖欠农民工的工钱已坚守了20年,为此哥哥一家五口付出了生命代价。哥哥走了,用生命兑现了承诺,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我不想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哥哥今生不欠人一分钱,不能让他欠下来生债。”孙东林咬紧牙关说。

    按照惯例,孙冬林通知所有老乡工友212(去年腊月二十九)来家里领工钱。清早,刚过6时,工友孙汉波突然接到工友周文桥的电话:“快到孙老板家领工钱。”

  那时,孙汉波已经知道孙水林一家出事了。他早就和家人商量好,别人家出了大事,那几千元工钱就暂时不要了。可周文桥说,老板说了这笔钱必须得领。

    由于孙水林只带回26万元,最后不够发工钱。孙东林从自己帐上又取出6.6万元,最后还差1万多元没有着落。

    工友悄声地说:“这些钱,等以后再说。”正当孙东林犹豫不决时,东林70岁的母亲宋腊梅拨开人群走了进来,她拿着1万元现金说:“东林,把这笔钱拿去发工钱!”母亲的脸上还挂满泪痕,但语气无比坚定。孙东林激动地说:“妈妈,这是您的养老钱啊!”母亲说:“不能让儿子背上欠钱的名声!”
  后来孙东林看到还有一位在外地的工友没有来,他又托一位工友把欠的2600多元工钱送到孝感的向保国手中。当向保国拿到钱时,真有些不相信,眼眶中泛出了泪花。

   当晚上八点半,孙东林将33.6万元工钱,全部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那一刻,孙东林一下子感觉如释重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现在我可以站在我家楼上,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别人一分钱!”说完,孙东林已是泪流满面。

    领到钱后的工友,久久不愿离去。“我开始在担心还能不能拿到自己的工钱,毕竟人死事大,人死账消这样的事情在民间就一直存在。真没想到啊,老板遭遇车祸后,工钱还能照样结清!”工友宋国清动情地说。另一位工友说:“孙水林兄弟俩不是镇上最有钱的老板,但是讲诚信的老板。”

    在这个拖欠农民工工资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称作“信用危机”的社会里,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却坚守着道德底线,甚至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给这个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公德课。我不得不对这种中国古代传下来、近乎失传的大义和一诺千金的情怀感到深深地敬佩和感动。在孙水林兄弟的心中,无疑把言出必行,看得比生死还要重要百倍。用生命作代价守住信用,这个有些壮烈的故事,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动和思考。这真是:情义兄弟,信誉无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6-16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