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环卫工人们辛苦了。
鞭炮、礼炮烟雾弥漫。
本报记者王忠平 摄
本报讯(夏爱萍 向东 记者赵蕴颖)昨日是春节黄金周后的首个工作日,700多吨“开门炮”造成的纸屑仅次于大年三十晚上1100吨的总量。来自四区环卫的统计数字表明,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鞭炮燃放量较之往年有所减少,但是随着今天金融等企业全面开工,将迎来“开门炮”的第二波。
为赶在清晨人们拜年之前将“开门炮”的纸屑清扫完毕,从初一凌晨2时开始,全市5000名环卫职工就迎来牛年第一个最繁忙的工作日。许多环卫家属也主动加入“扫红”大军行列。
据环卫工人反映,今年春节,无论是三十晚上还是上班首日,全市燃放鞭炮的情况与往年相比略有不同。一是放鞭的少了,放礼炮的多了;二是主要干道的鞭炮燃放量明显减少。
本报讯(李晓悦 记者李枝宏)记者从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获悉:因市民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昨天空气污染指数一度升高,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73,与去年初七相比基本持平。
记者还了解到,春节期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较好,空气污染指数(API)均为良。一周中空气污染指数最大值为93,出现在1月26日,原因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和风速偏低。春节期间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分别为66、63和26,与上年春节相比,空气质量略有下降。
本报讯(记者苏桂秋)“今年春节期间共收治42个鞭炮受伤患者,比往年大大减少。还没有往年除夕一晚上多。”昨日,大化医院烧伤科副主任高凤荣告诉记者,今年除夕该院门诊部仅接治了6名鞭炮受伤患者。
记者随后从大连第四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春节期间鞭炮烧伤患者也比往年大大减少。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严格,假冒伪劣鞭炮不能上市,而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比往年有所提高。
来源:大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