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该怎样尊重和理解生命——感悟美国教育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6 18: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该怎样尊重和理解生命
——感悟美国教育

    作为大连市首批“名校长”培训班的成员,有机会赴美国等地考察。美国是个教育大国,更是一个教育强国,带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我关注着西方教育的优劣,在参观与访谈中尽可能了解美国教育最精髓的内涵,思考着东西方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差异。

    美国的德育:重在培养公民

    中美两国有极为不同的教育传统,这点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有明显的表现。美国德育定位起点低,目标近,品质教育的目标更多地融入了人的生命本体意识,不空不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在中学看到中学生行为准则,一共有126条,详细地列举了对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所及不同活动中在尊重他人、富有责任心、安全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面对这样一份详尽的,名副其实的“行为”准则,我觉得不能不为美国教育的实效性击节赞叹。

    美国学校德育目标具体而实在,他们把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建立在“六大支柱”上,即信赖、敬重、责任、公平、 关怀和公德。也有人把这称为人格教育。我觉得人格这个词说得很好,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些品质和行为的标准,这应该是公民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吧。

    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美国这样操作的缘由。通过交流得知美国人认为,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培养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影响美国这一教育理念的有两位教育家,一是纽曼,一是杜威。两位都主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其实这一点,中美教育观点完全相同,但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前些天看书,有专家总结说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凡事习惯从思想层面找原因,而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是凡事喜欢从工具和制度层面找原因。这次的出行,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德育不是练嘴巴和背知识。我也在思考学校的规章制度该如何完善,让我们的师生可以在遵章执行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让我们的规章制度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有人这样评价过美国的学校精神:是使学校成为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成为培养智者的地方,成为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成为一个拒绝庸俗、坚持操守、努力用思想知识、精神呼唤社会良知,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学校大力弘扬美国精神:爱国、平等、尊敬、理解、信任、团队合作和爱心慈善。

    《星条旗永不落》,美国国歌每天早上8时唱响在全美国每个教室里,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美国人把右手放在胸前,舒缓的旋律将这个有着180个国家移民的国度牢牢地凝结在一起。

    我想正是美国这个国家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他的包容性。在对美国学生的观察和沟通访谈中,我们会很容易地感觉到他们中没有歧视、没有优越感、没有攀比,大家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美国人平等的外在表现就是彼此的尊重,当有人在当众讲话时,其他人绝对会保持安静。有礼貌的倾听是美国人给与他人的最直接的尊重。

    “充分的理解他人、接纳他人”这种生活态度使美国人民能够溶合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友善的团结在一起。他们充分理解形色各异的私人生活,大家不去谣言、中伤,有的只是接纳。每个美国孩子都有自己要担负的责任,他们为能够承担责任而自豪。美国学校渗透责任意识的另一个途径是组织各种各样的团队。90%的学生参加学校体育团队,另外还有各种乐队、科学研究团队、女子军团、男子军团等。团队活动使美国学生知道肩负何等责任、如何与人合作。 美国孩子从小就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个快乐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成人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原因。

    行走在美国的校园,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彼此间的尊重,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而这一切又让他们的世界显得那么和谐和安宁。我突然想到:人生有很多种,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习着快乐着幸福着。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校长 胡敩敏 大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5-19 23: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