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国文化 — 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4 00: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in, Ershen
2008年4月13日

  一、拯救传统,还是拯救孩子?

  中国的文化界总是有一些可资茶余饭后聊天的现象。一开头,看到有网友报怨现在的书法作品评选是在矮子里面挑高个儿。后来,又看到有人在批评所谓的“汉诗年鉴”收录的某些诗歌根本称不上是诗歌,只是因为作者出了钱才得以入选。近日,教育部把京剧列为初等教育的必修课内容而引发了不少批评,其中章诒和女士干脆说(大意)反正那么多的传统文化都死了,再死一个京剧也无所谓。说实话,本人对于这些闲人的事并不关心。看起来,有趣的并不是这些争论本身,而是所有这一类的争论都属于同一个主题的不同变奏: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走向衰落,于是就有那么一些好心人要出来拯救传统文化,搞书法评选也罢,出诗集也罢,教京剧也罢,都属于这种拯救努力的一部分。问题是这种努力能走多远?


  一个文化的存亡并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寡,也不取决于GDP总量,而是文化本身的生命力所决定的,就象一个人的生死取决于其年龄而不取决于其财富一样。中国文化从“三代”时期形成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四千个年头,其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当数汉与唐两个朝代。从宋朝以降,中国文化已经清楚地进入了抛物线的下降段。其实,那时候进入下降段的远不止中国文化,也包括了所有孤立的大陆型的文化。这些文化统统成了西方主流文明的吸收对象。中国由于地处远东的最东端,距离主流文明的心脏地带最远,所以与主流文明发生碰撞的时间也最晚。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资本主义。与之俱来的是整个的西方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哲学、伦理、宗教、政体。中国人不喜欢那些洋玩意儿,于是赶紧来了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结果被西化得更彻底的日本两度打得七零八落,好在第二回有美苏参战,帮中国人挽回了一点面子。到了五十年代,中国开始以西学为本了:先是学苏联老大哥,后来在经济上又改学美国。当然,每次都只是学了半截子。尽管如此,中国人已经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威胁。问题是如何看待这种威胁,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是如何看待文化的问题。

  假如你把文化看作是一系列文学艺术现象的集合体,那么你就会相信只要拯救了这些现象中的某些关键部分也就拯救了中国文化,或者说至少拯救了那些可以用于点缀的部分。要小学生唱京剧就是这种思维得出的结论。假如你把文化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结论就大不相同了。今天有几个人愿意把电灯换成蜡烛,把电脑换成算盘,把钢琴换成琵琶,或者把蒙娜丽莎换成唐寅画作,就很值得怀疑了。一个在现代环境中生活的人自然而然地接受现代的价值观,并且成为现代文化的一分子。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对于社会而言,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强制性地要求人们去学习他们本来不会去学习的东西,造就一种人为的文化。然而,这种做法的效果可能是事与愿违。文革时代的红宝书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人为的文化,今天到哪里去了?

  就拿京剧来说,如果这种艺术形式还有生命力的话,我们应该看到新作源源不断,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自从当年搞样板戏的“旗手”倒台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新东西出炉了,大家只能年复一年地重复那些驾轻就熟的经典。这对于满足老一代的文化人的需求还对付得过去,却如何能提起年轻一代的兴趣呢?事实上,电影的兴起早已经判了戏曲的死刑,只不过缓期执行而已,因为老一代的戏迷还在;对于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的孩子们来说,戏曲的吸引力跟电影相比如同小巫见大巫,或者说冷兵器碰到机关枪。电视的兴起使得电影变成了“文化遗产”;英特网的兴起又使电视变成了昨日黄花。显然,京剧早已经脱离了现实生活,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部的决策者不善于解决问题,却善于发现捷径,乐于走捷径,于是便有了以行政手段向青少年灌输京剧这一招。本人在此预言:这种荒谬的做法迟早要造成反弹,使得京剧成为越来越令人厌恶的对象;到了中国与世界真正接轨的时候,人们将会彻底地摈弃它。

  任何一种文化,不管是高文化还是次文化,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必须以生活为支撑点。诗三百篇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写照,而不是什么人闭门造车的产品。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每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的形式都不相同:春秋的诗经、汉朝的大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二十世纪的白话文,但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没有哪个艺术形式能够离开特定的社会环境而繁荣。当过去那些艺术形式繁荣的时候,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属于当代的 (contemporary),而不是“经典”的 (classical);一旦成为经典,其生命力也就结束了,岂能指望其返老还童并重新领导潮流?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唐人早已不这么说了。京剧,包括所谓的“革命现代京剧”,都属于过去的时代。任何有志于创建新时代的新艺术的人都应该到英特网上去看一看那里正在发生着什么,那里的写作、形象、影音如何反映当代的思想和生活气息,而不要和那些以“从来不上网”为自豪的老朽们搞在一起。今天的中国文化,或者任何其它国家的文化,都只能扎根在今天的土壤里。搞不清过去的传统文化从何处来,就不可能知道今天的文化将向何处去。

  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想靠出几本诗集来为古体诗招魂的只能自暴其短,招世人耻笑,更何况京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京剧的地位远不及古体诗歌来得重要。李杜苏辛的作品的艺术成就是西方诗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而这个特点是汉语本身的特性 (主要是单音字、音调和韵律) 所赋予的。中国的所有剧种 (包括京剧) 均有其特色,其总体成就无论从艺术性或者思想性上来说均无法与贝多芬、瓦格纳、伏尔蒂、普庆尼、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平起平坐也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五大洲的每个民族的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其特色,但特色不等于伟大。中国的古典诗歌甚至书法都有过伟大的成就,若论戏曲则未必然。京剧问世的时间比起许多其它剧种更晚,适值中国文化下降到了最低谷的历史时刻,其服务对象是当时满清时代的有闲者。整个社会极其文化的衰败必然地以一种末世特色反映到京剧里面来。这种末世特色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脸谱化、表演手段程式化和题材选择保守化上面。二十世纪的京剧革命一度被视为京剧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在第一夫人的“双服务”和“三突出”的紧箍咒下也走不了多远。实话实说,京剧在全球化的前途是极其有限的。少数人要继承京剧传统也未尝不可,让那帮人安安静静地搞,何必大动干戈,弄得鸡犬不宁?小学生们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临摹一点书法经典,这比起捏着嗓子吼叫“要把南霸天刀砍斧劈”要更有助于审美观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看来教育部的决策者自己被误导了,现在又反过来误导他人,可不慎欤?

  二、拯救传统文化意味着什么?

  为何传统文化在主流文化面前缺乏竞争力?前面提到过,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年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文化也不例外。当然,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别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当今的主流文化在工业时代兴起,以现代社会为源泉,以科学和民主为支撑点。另一方面,传统文化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都是在前工业时代 (通常是农业时代) 兴起的,以当时的社会为源泉,以宗教和专制为支撑点。传统文化无论如何改造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就象一个老翁无论如何也无法返老还童一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型于封建时期 (先秦),鼎盛于帝国时期。从封建时期到帝国时期,中国社会确实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社会始终是一个大陆型的专制农业社会,而传统文化反映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并作为传统社会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为其服务。因此,在封建时期成型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帝国时期发展和繁荣。到了工业时代,情况就彻底地改变了:市场的生产方式取代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成为主流经济,科学取代宗教成为主导思想,而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的变化也正在发生。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协调性决定了冲突的不可避免,而这种冲突的输家肯定是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少保守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们便站出来慷慨陈词,要求政府以公权力为依托来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以此与现代主流文化相对抗。这种言论在官僚和一般民众当中一时也颇有市场。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人士所要求保护的也只是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因为要把传统文化整个完整无缺地保留下来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不管在大陆还是在港台都是如此。现代中国人生活在商品化的社会里面,而他们的传统文化却偏偏是重农抑商的文化;现代中国人生活在开放形的社会里面,而他们的传统文化却偏偏是封闭形的;现代中国人生活在平等主义的社会里面,而他们的传统文化却偏偏是威权主义的。如果有人真的要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话,那也只能够通过闭关锁国的政策来实现,而这条路显然已不再是一个选项了。日本也好,台湾也好,所能够保留下来的充其量不过是那里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表面的、具有点缀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其传统文化本身。对于中国大陆而言,问题是这种选择究竟应该是一种由历史决定的自然选择过程还是一个由公权力决定的人工选择过程。就拿戏曲来说,那么多的剧种为什么就选中了京剧?难道昆剧、沪剧、越剧、闽剧、粤剧、高甲戏等等都应该牺牲掉为京剧让路?事实上,在中小学中强制推广京剧不但会沉重打击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地方剧种,而且会借助其在时间、经费等诸多方面的垄断优势把其它形式的传统表演艺术挤掉,甚至于会把整个传统文化的其它部分 (如地方民俗活动) 挤掉。这种排挤效应的受害者当然只能是那些没有受到公权力保护的传统文化要素,而不会是主流文化,因为后者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以全球化进程为依托的竞争力决不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权力所能够加以有效阻断的。一言以蔽之,一旦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之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就会急剧下降,其结果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就象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对于生态系统而言一样,是灾难性的和毁灭性的。人或者任何一个物种 (从细菌到恐龙) 都不可能离开整个生态环境而孤立地生存于地球之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离开整个文化环境而孤立地生存于中国大地之上 — 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势必最终加速整个传统文化的消亡。

  三、中国文化向何处去?

  文化现象始终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化是古代社会的缩影,现代文化是现代社会的缩影,未来的文化也必然是未来社会的缩影,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当然,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存在着相互作用,文化可以对于社会的发展发生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古希腊的文化孕育了最早的科学与民主,而其它一度辉煌的古代文化就没有能够产生出类似的果实。这是古希腊文化的特质所决定的。然而,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都完全不同了,所有的经济体都正在被一个巨大无比的全球性体系吸收到其中去,变成为这个庞大的资本机器的不同部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有的文化也都相应地被吸收和融合起来。未来中国的社会基本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全球化现象的命运。如果全球化进程在整个二十一世纪持续下去的话,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必然跟其它东方国家一样变得越来越主流化,而传统的死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反之,如果全球化进程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时候中断甚至于逆转的话,中国的社会生活就有可能保持某些传统的要素甚至恢复某些已经失去的传统的要素。但即使后一种情况发生,中国文化也不会完全回复到十九世纪的状态,而是产生出某种带有杂交特色的怪胎。

  对于任何希望拯救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或者任何其它国家的人) 来说,他们的努力虽然能够取得一时之功,但最后的成败得失是由一个无法抗拒的外部因素决定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他们所能够做的不外乎人为地延长传统文化的某些要素的寿命,以便以守株待兔的方式静候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崩溃,以求一逞。至于这样的崩溃什么时候发生是谁也说不准的;如果全球体系的寿命比他们所希望保护的要素更长,那么他们的努力将付之东流。不管结果如何,这种人为的努力总是以牺牲其它要素为代价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之所以这种努力会呈现为一个零和游戏,是因为一个现代社会给传统文化要素所留出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否则就不成其为一个现代社会了。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一个传统要素的膨胀必然导致其它传统要素的压缩和消失,降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并且最终促使传统文化的塌缩来得更快。

  归根到底,中国文化的未来取决于本世纪的国际大气候,或者说取决于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即使撇开外部因素不谈,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三、四千年的发展变化,到了十九世纪已经进入了衰竭状态,而西方文化的入侵发生在这个时候并非偶然的巧合。历史上,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发生在本土文化衰落的时候:在两河领域如此,在古埃及如此,在古希腊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即使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会长久地维持原样。整个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激烈变革的前夜,就如同孔子所处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样。西方文化只不过为这种即将发生的变革提供了一条捷径而已。

  假如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演变?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回答。金人、蒙古和满洲相继入侵中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基本事实:一个衰落的文化不可能不遭到入侵,而入侵的结果是本土文化的严重异化。这种异化在外族统治的中心地带即北方尤其严重,倒是南方的地方文化中更多地保留了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有趣的是,许多鼓吹拯救传统文化的人所要保护的主要是清末民初的北方文化,其中有着太多的清朝文化的成分。清朝的文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因为在汉人同化满人的同时,满人也异化了汉文化。这一点许多人至今仍然没有意识到。与金、蒙古、满洲文化的入侵相比较,西方主流文化的入侵还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某些“颂古非今”的人士所批判的是主流文化,而所赞扬的是满清文化,岂不令人啼笑皆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7-14 06:54:3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5-5 03: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