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家庭教育在美国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5 07: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望子成人——家庭教育在美国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教育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这四者相辅相成。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那种以为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多学几种“爱好”,拉拉琴、唱唱歌就是素质教育的想法是不对的。很多时候,让孩子有目的地去“学”什么东西,不一定是素质教育;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有广泛的兴趣,让孩子保持自己的爱好,等等,恰恰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健全孩子的人格,完善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潜质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为核心,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
年在美国举办的“INTEL科学奖”竞赛,是一个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华山论剑”的盛会,吸引了全世界1200 多名中学生参赛,其中包括中国派出的中学生代表队。在900 多项奖中,中国代表队仅仅获得了6 项奖——一个发人深省、令人惭愧、使人心痛的6/900

    如果是考试,我们的孩子可能会获得60 项甚至600 项奖。但是,在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面前,我们的孩子显得苍白无力!
    什么叫做高分低能?这就是高分低能!
    中国的家庭教育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我们的家长应该常常鼓励我们的孩子、引导我们的孩子到第4 区去活动活动,那里可是诺贝尔奖的竞技场。
    建议: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为孩子提供一个既安全,又相对自由的环境,让孩子能进行自己的“实验”和“探索”。
    ☆要鼓励孩子提问。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漠然置之。有时孩子的问题可能很“可笑”、很“幼稚”,但再幼稚、再可笑的问题都是出自一颗思考的小脑袋,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萌芽,千万不能讥笑孩子。
    ☆鼓励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从相反的方向,用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思考,进行提问。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允许孩子拥有不同意见,鼓励孩子怀疑、挑战家长的意见。
    ☆鼓励孩子提问的最好方法,是同孩子一起认真讨论问题,一起发现答案。
    ☆很多情况下,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当孩子作出任何与众不同的回答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都应该让孩子自己试一试。
    ☆对孩子具有创造性的行为或作品,应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保护孩子的个性,保护孩子的创造性。
    ☆寻找机会全家人一起干一两件有创意的,甚至有点儿“出格”的事。为孩子做一个有点儿创造性的榜样。


孩子的床底下有怪物吗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留给自己一两个印象深刻的恐怖故事,什么茅坑下面伸出一只小红手“讨”手纸啦,什么没有下巴的老太太吃馄饨漏了一地啦……

    美国孩子的典型恐怖故事之一就是床底下有怪物。我小时候听了恐怖故事,虽然很害怕,但黑灯后,一家人挤在一间不大的屋里,前后左右都有人,也就没什么大不了了。美国人,两三口之家住一幢洋楼,就是那种有数不清的门窗的“小”洋楼 (我有位朋友的小洋楼有76 个大大小小的玻璃门窗)。一般中产阶级家庭的住宅少的占地一两亩,多则十几二十亩。这还不算,要命的是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与父母分室而居,要自己独立面对一两扇大玻璃窗,还有那个“深不可测”的床底……

    美国人是不是不爱孩子?

    怎么能如此忍心?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做要培养孩子的什么精神?

    这背后是不是有比那深不可测的“床底”更深奥的家庭教育哲学?

    人与家庭难分难舍

    美国家庭教育的特色很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就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特色。

    美国人从自己的孩子呱呱落地之时起,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他们那种让中国人难以置信的措施之一,就是让刚出世的婴儿与父母分床、分室而居。

    把一个人从他的家庭中分离出去,是很难的。因为一个人与他的家庭除了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分难舍的“心理”关系。

    我曾经有过一次很“恐怖”的经历。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柳州龙城中学,与柳侯公园一街之隔。一天,父亲想安安静静地看书,就让我和姐姐到对面的公园去玩。也不知当时我们到底有多大,应该是上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四五岁的年龄,我们住在龙城中学那会儿,父亲还是老师。

    玩了些什么,记不清了。记得有一个“解放军叔叔”在翻单杠,引来不少人围观。后来,我只记得我们在一条石凳上坐的时候,一个男子慢慢地凑过来,逗我们说话。后来就说有很多的糖给我们吃,让我们跟他走。

    我记得这个男子的脸色有点儿苍白,穿一件蓝色的新棉袄,没穿外套,棉袄上为固定棉花而间距分明地绗着的一针一针给我印象很深。

    我有点儿傻,就说:“你又说有糖给我们吃,又不见有糖,你先给我糖……”

    那男子掏来掏去,就是掏不出糖。他掏出几张钱,说是可以跟他去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7:22:27 | 只看该作者
    姐姐很敏感,就大声拒绝他。
    看他变得有点儿凶恶,我就放声大哭。这个男子一急,就想动手拉人。我们姐弟俩又哭又喊又闹……

    爸爸呀,怎么那么久还不来?

    那个男子想拉我,我就咬他……也不知这样“拉锯”了多久,我突然眼睛一亮,爸爸的身影出现在公园门口。

    那男子撒腿就跑,跑进了女厕所。爸爸在门口等了很久,后来进去检查,人影也没有了。

    我们以为父亲听到了我们的哭叫声。爸爸说他实际上并没有听到什么哭叫声,只是突然隐隐约约觉得有点儿不安,就到公园来找我们。

    我相信这是一种说不清的心灵感应。从此,我就下意识地以为我和我的家庭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分割不开的。


1969
年,我远离自己的家,到农村去插队落户。生产队让我买一本“记工本”,说是像其他社员一样给我记工分,我说我不要。那种“与家分割不开”的下意识,让我以为我的“家”还是与我在一起的,我不需要什么工分。


    每天黄昏,我爱静静地坐在门槛上,望着山那边炊烟袅袅的村庄,听那隐约可闻的牧童吆喝归牛的声音……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收工回来,我坐在门槛上,朝那个我认为是我家的方向,呆呆地凝视着连绵不断的远山,山那边就该是我的家了。我突然意识到,这山,这连绵叠嶂的远山,把我和我的家隔开了,我回不了家啦……


17
岁,我才第一次意识到,人是要离开家的。不要说人,就是一只狗,在它成为你家的一员后,也会有这种分不开的心理关系。曾经看过一则电视报道,有一家人要搬迁到遥远的地方去,就把养了多年的狗留给当地的一家亲戚。谁知,这家人搬到目的地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某天突然发现了那只狗。原来,那只狗与这家人难分难舍,于是就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找到了这家人。但是由于狗的“年事”已高,再加上长途跋涉的劳累,找到这家人后就病倒了,不久就去世了。


    我想,除了长途跋涉的劳累外,主人把它留在当地,从而造成与“家”分离的心灵(心理)创伤,恐怕也是致命的原因。

    狗尚且如此,何况人?

    由于人有天然的恋家的情结,所以孩子很难独立于家庭。

    人的欲望是柄双刃剑

    人虽然有恋家的情结,但也有要“干些什么”的欲望。这种“干些什么”的欲望,又可以用来解开人的恋家情结。人要“干些什么”的欲望是一种本性,从小就存在。矿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把戴在头上的帽子摘下,扔到地上。我们把帽子捡起来给他戴上,他立即又摘下扔到地上,反复多次,就让大人失去耐性。

    不给他戴吧,又怕冷着他;给他戴吧,他又扔掉。很是烦人。

    这种时候,我父亲总是说:“这就是孩子,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你们小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孩子不吵不闹,像根木头一样,那还成吗?那可能就是病了。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就行了……”

    父亲把帽子给矿矿戴上,立即指着窗外说:“快看,天上有飞机……”果然,矿矿一往天上看,就忘了自己的“恶作剧”。我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那几年,我们几个年轻老师在一起,不是谈论孩子,就是谈论保姆。

    甲说:“我那孩子就是怪,老爱半夜哭,非得我们起来抱,抱还不算,还非得走才不哭。这一走,好了,孩子是睡着了,可我的睡意全没了……”



乙说:“你这个算什么?走一走有什么了不起?我那个,半夜哭,你抱着走还不行,非得要你小跑,这才不哭……”


    无论是丢帽子,还是半夜要大人抱着游走,或者是要大人半夜抱着小跑,这都是孩子要“干些什么”的欲望使然。其实,孩子这种要“干些什么”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引起大人的注意,把大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而且大人的反馈程度与孩子的“干些什么”的欲望是成正比的:大人的反应越强烈,孩子的“干些什么”的欲望就越高。当然,孩子“干些什么”的欲望最初是盲目的,因此,有恶作剧的一面,也有可以引导到好的、积极方面的一面。

    在我读幼儿园的最后一年,父亲的处境已不太好,母亲搬到三中,我也跟着妈妈。这样,每天放学,我要独自从幼儿园走回三中去。30多年前,柳州市远远比不上今天繁华。当时,三中算是近郊,叫“铜鼓岭”,有不少坟地。我的幼儿园在市中心。快满7 岁的我,从幼儿园走到三中,要花多少时间,我没有这个概念,只知道大约走了一半路,天就黑了。恰恰是走到最吓人的那段路,刚好天黑。这时总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去学校上晚自习,我就会设法跟上一些女学生。由于年纪小,很难跟上男学生,就是女学生也难跟上。好在跟不上这一拨,还有下一拨,总能让我并不孤独地走回家。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路上学生很少,我就紧紧地跟上了一个女学生,她走快,我也走快,她走慢,我也跟着慢,她突然尖叫起来,拔腿就跑……

    每次回到家,妈妈都为我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并大大地夸奖我,甚至说我虽然只上幼儿园,但比那个自己吓跑自己的女中学生还勇敢。于是,每次回家的“冒险”过程,都满足了我的要“干些什么”的欲望。上了小学,我的要“干些什么”的欲望曾驱使我去干了一些“坏”事。我知道女中学生胆子小。我就召集我的“喽啰”们去吓那些女学生。

    所谓“铜鼓岭”,就是一座泥岭。学校的一间间教室和房屋,就顺着不同的坡势建起来。夜幕降临之时,我和我的“喽啰”们就蹲在一排排的冬青树下,待有女生走近,我们就一个个横身从坡上往下滚,突然间一团团“肉”从坡上滚下来,直吓得那些女生们尖叫着四处逃散……

    女生们越是狼狈不堪、洋相百出,我们越是来劲头,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大笑。也有不怕的女生,看看滚到脚边的“小不点”,不甚理解,或者甚至毫无表情地把我们“晾”在一边,走开了,这最让我们失望。

    “干些什么”的欲望与他人的反馈(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反馈)都可能会形成因果关系。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呢?先看正面的反馈:因为获得大人的赞赏(妈妈的口头表扬和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孩子会有更强烈的再“干些什么”的欲望(放学后再独自走回家)。再看反面的反馈:女生吓得失魂惊叫,会刺激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更强烈的再“干些什么”的欲望。

    因为孩子的“干些什么”的欲望往往带有其盲目性,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区分什么该引导,什么该制止,什么该给予鼓励,什么该给予惩罚。父母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后果就是孩子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干了。

    显然,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干些什么”的欲望,来解开孩子恋家的情结,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5-4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