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灾之后社会需要心理疗伤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 10: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专家谈心理危机干预
转自《大连日报》 2008年5月16日
  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把全中国人的心揪在了汶川。雨水、泪水、血水,冲不尽生命逝去的哀伤。惨烈的灾区,人们在翘首以盼;风雨之中,八方支援正星夜兼程——连日来,汶川地震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痛苦,也让更多的人心中充满悲伤,即便是远隔万里的大连。在地震消息传来的第二天,记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同事和朋友们情绪的低落——低沉、哀惋的气息弥漫开来。
  “大灾当前,心理危机干预不能缺。”昨日上午,市心理医院医务科主任、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顾广中对记者说。他告诉记者,实际上,大灾面前需要救“心”的不仅仅是灾难的亲历者。灾难过后,每个人都应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摆正心态。
  伤“心”的不只是受灾者,看报道也会产生心理问题
  顾广中告诉记者,灾难发生后不同的人会受到不同的冲击。在心理学上通常分为六级,即六类不同的人群。第一个是灾难的直接承受者,也就是灾难的亲历者,他们或自己遭受身体或财产损失,或者亲人伤亡,其受冲击最大,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最高。第二类是与灾难亲历者有密切联系者,比如受灾群众的亲朋好友。第三类是从事搜救、救援等在灾难现场的工作人员,他们直接面对灾后惨状,心理冲击强烈。第四类是受影响区以外的社会成员,他们通常与受灾者存在责任关系。第五类是临近场景的心理失控个体,比如看到灾区悲惨画面,产生心理过激者。第六类是其他社会成员,比如救援工作者家属等。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看灾难报道的人也会出现恐惧、不安、无助以及悲伤、内疚等心理问题了。”顾广中说。有些人比较善良,比较感性,专业上叫做“同感”,看到别人的报道他(她)好像身临其境,出现过度反应。还有些人曾有相同的经历,遇到过类似灾难性的事件,就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
  沉默有时比爆发更可怕,危机干预相当于“拆炸弹”
  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就像躯体有结构一样。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它会突破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症状;而蓄积的心理结构破坏,可以表现为在灾难发生时尚无突出心理问题,但随着事件延长,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911’事件之后,大批在救援中有英勇表现的消防队员出现心理障碍。”顾广中说。这些救援工作者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已经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有时候表现得过于坚强,可能存在更大的危险。”
  顾广中指出,在出现危机时,有些人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表现出过度激动、失眠、哭喊甚至满地打滚或者麻木、呆滞等状态。“一般危机出现后几个小时后就会发作。但来得快,去得也快,通常几天内就会康复。”顾广中说,这其实是身体对危机强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只要充分释放出来就会没事。
  最难解决的心理危机是“埋在心里的炸弹”。今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胶济铁路发生重特大事故造成416人受伤,72人丧生。危难关头,公安民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这些人最早进入现场、接触大量刺激性场面且连续作战达6个小时,是受到心理创伤最严重的一级人群,访谈时,他们有的表现出了应激后的各种反应,比如,情绪紧张、食欲下降、回避有关创伤的感受等。”随行的公安部心理专家事后说。“这种反应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顾广中说,当事人往往当时没事,事后“后怕”,出现惊恐、害怕、无助感。最痛苦的是,这些人往往性格坚强、自制能力强,所以不愿意说出来,结果逐渐出现社会适应障碍,不愿意接触社会、与他人交往。最长可持续三年以上。
  顾广中说,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
  战胜灾难需要爱更需要科学,谣言比灾难更伤“心”
顾广中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出现大地震这样的灾难固然罕见,但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地方并不少。“天灾人祸、重大刑事案件、家庭突然变故等等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都有用武之地。”比如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肇事事件增多,顾广中就曾参与过多起交通事故后对当事人的心理干预。
  “我们传统观念中总是认为,关爱别人就不要揭人家的伤疤,实际上从心理干预上看,挤脓包才是最好的办法。”顾广中说。
除了个体心理危机干预,心理专家们也很强调社会整体的“心理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就曾指出,成年人具备相当的自我调节能力,当民众作为一个整体,当事情很全面的时候,总体会作出偏理性的判断。这就需要媒介或宣传发挥作用。当你在正常渠道的资讯越充分,来源越客观的话,就可以杜绝一些谣言。实际上,大灾之后心理伤害最大的就是谣言,谣言传到后来就会人心惶惶到离谱的程度。所以是要有正规渠道不断发布资讯,民众看没有虚假瞒报,那人们就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并理性地判断能作出恰当的选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4-24 15: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