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不久前逛书店,花两澳元买了一本小册子《忍经》和《劝忍百箴》的合订本。一看才知道,原来一个“忍”字里面有这么多的学问。像《劝忍百箴》里就列举了100个要忍的方面,像言、气、色、酒、声、食、乐、权、势、富、贵、宠、辱等等,可以说人生中方方面面该忍的地方都包罗万象了。
如果说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华民族的特性的话,我想用“忍”应该不过分吧。中国人的忍不但同中华文明并驾齐驱,甚至连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忍耐也印象深刻。中国人常常喜欢把“忍”字印在T恤衫上,写在大幅的挂轴上,以便把中国人的美德昭告天下。“忍”这个字翻译成英文就是“Tolerance”,可是好像很少听到西方人把“Tolerance”放在嘴边,也很少看到类似的文字标示,倒是相反常常听到西方人说“Zero Tolerance”,即“零容忍”,比如对贩毒、酒后开车或者家庭暴力等等都绝对没有容忍的余地。当然了,咱中国人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绝对是西方文明不可比拟的,不能简单地用用外国人的一个概念套用中国人的一个概念,就像西方人说的“Privacy”跟中国人说的“隐私”不能对等一样。可是说到忍,东西方有两个很类似的典故,一个是圣经里说的,别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转给他(原话记不清了,好在人只有两边脸,不是左就是右,要是一个人长着七八张脸就麻烦了),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唾面自干”,别人把唾沫吐到你的脸上,你不但不应该抹去,反而让它自己干了,这才显示出你的大海般的容量和处之泰然的君子风度。是不是坏人都爱吐唾沫,我没有考证,倒是在电影和电视剧上经常看到英雄人物被绑缚刑场之前坏人劝降的时候,他们往往攒足了力气,狠狠地吐坏人一脸,以显示他们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而现实中,一千年以来不知有多少正义和善良又不讲卫生的中国人把浊物吐向秦桧的跪像,而秦桧的跪像是承传中国人“唾面自干”之美德的光辉榜样。
中国人的忍里面是有许多“哲学含量”的。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得很清楚:“小不忍则乱大谋”。今天的忍是为了明天的不忍,所以忍是一种韬晦之术,像张良纳履、刘备种菜、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都属于这一类。这是君子的忍,凡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有大的忍耐度,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将臂上能跑马。可是等到大功告成之后,他们的忍耐也就烟消云散了,像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国家大计,不惜举倾国之兵,结果命丧白帝。中国人还有一种忍叫做“光棍不吃眼前亏”,或者叫做“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水浒》里的李鬼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跟李逵交手前,李鬼也摆出一副打家劫舍的架势,说出话来也有点李逵的气势,等到给李逵打翻在地眼看就要送命之时,马上就在地上磕头捣蒜,祈求饶命,再把子乌虚有的八十岁老母端出来,让人难以下手。要是真服了,改邪归正也还说得过去,浪子回头金不换嘛!可偏偏这种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人不愿意忍,一旦有机会他要暗下毒手。这种忍是一种小人之忍。但是不论是君子之忍还是小人之忍,中国人所谓的忍都是权益之计,都是以不忍为最终目的的。这种忍不过是一种手段,一根拐棍,跟所谓的美德真是大相径庭啊。
中国人的忍耐力是举世闻名的。不论遇到多么棘手的事情,一个忍字当头,便迎刃而解。中国人可以有一百个理由去忍,就像《忍经》和《劝忍百箴》里面的劝忍教条一样,但是却有一个不忍的原则,那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像大到对抗外国入侵,中到在单位里争取住房和职称,小到邻居骂你一句祖宗,反正不忍总是有不忍的正当理由,一定是理直气壮,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这时,那一百个堂而皇之的可忍的原则都渺小得遁入土里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是这么美妙,一枚硬币的两面,忍和不忍都是合理的,不论你翻到那一面都是合情合理,无可非议的。这样一来,需要忍的时候就是忍辱负重和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不需要忍的时候就是忍气吞声,苟且偷生的卑劣行径。
不管怎么说,能忍终归还是比不忍的强,要是这个社会没有宽厚待人、忍让三分的精神,那还不是每天都剑拔弩张,永远不得安宁了?我认为忍从低到高有三种不同境界。第一种叫做“能忍则忍”,根据你的修养、秉性和耐力忍受可以忍受的。第二种叫做“忍无可忍”,就是去忍受一般人或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忍受的东西和事务。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因为你的内心还在用“忍”来控制自己。第三种境界是“无忍可忍”,你对任何事物都看作是极平常的事情,逆来顺受,世界本该如此,已经没有什么忍还是不忍的区别心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忍耐就真的不算什么美德了。
作者:赵何膺 2009年4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