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IAACP.org 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心不能等待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5 21:3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心不能等待
来源: 辽宁青年  

  题记: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子女从父母那里传承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敬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本,故古人云:“孝乃天经地义。”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希望全天下的儿女,都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回家孝敬父母。

    追悔•思索
  2000多年前的一天,孔子要到齐国去看个朋友。
  车走了几里地,远远地听到有很悲的哭声。这哭声在别人听来,是很煞风景的,但孔子却从中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便快赶车来到哭者的近前。
    原来是皋鱼身披麻布短袄,怀抱镰刀在道旁哭。孔子下车问皋鱼:“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呀?”
    皋鱼说:“我的过失有三条:少年时只顾学习,周游各国后再回家奉养双亲;为了我的志向,要为君主做事,而远离父母;与朋友交往太多,有时不能和父母在一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儿子要奉养双亲可他们都不在了,再也见不到了,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说完就憔悴地死去了。
    孔子十分伤感,后来他把这事讲给弟子们听,于是,弟子们纷纷告辞而回家养亲。再后来,弟子们把这事写进了《论语》,以告诫后人。
  每一个人,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1987年,潘石屹毅然从机关辞职,怀揣着80元钱准备前往广东打拼。
  南下前,他回了一次老家。怕母亲担忧,他没有将辞职的消息告诉母亲。
    可母亲还是看出了端倪,当他离家的时候,母亲硬要父亲和弟弟抬着她送出门,并给了他两条手工缝制的蓝色棉裤。他的泪顿时夺眶而出:瘫痪在床的母亲缝制这两条棉裤多不容易,要受多少罪!那一刻,他下定决心,尽早赚到钱给母亲治病。
  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很快赚到8万块钱,本来想寄回家给母亲治病的,但他又犹豫了,他把钱又投入了自己的事业。
    几经沉浮,他创办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2000年4月,他宴请公司员工。在座9人中有5人将乡下的父母接到了身边。席间,有人问他,你的父母是不是很幸福?他才想起远在甘肃乡下的双亲。事后,他很内疚,想尽快把老人接到北京。谁知,一桩棘手的涉外合同令他把接母亲的事放下了,没想到,这一耽搁就是几年。
  2007年11月,一个项目正处在关键时候,他的设计部副总突然提出请假,原因是母亲糖尿病住院,即使辞职也要去医院照顾。副总为尽孝而请假,深深地震撼了他,让他再次想起自己的母亲。当天,他丢下手中的所有工作,飞往甘肃。
  母亲接来了,可老人瘫痪严重,已不可治愈。2008年7月,老人走了,他悲痛欲绝,哭干了眼泪。此时,他才感到,坐拥金山银山,对于一个儿子来说,不如背着一个健康的妈妈!
  母亲的病逝,成了潘石屹永生的伤痛。他时常想,自己为什么没有在打拼的路上,停停脚步来关心一下母亲,使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少些呢?是自私,还是觉得生存、前途远比养育自己的母亲重要?或者一厢情愿地觉得和母亲的相处来日方长,不会如露水般转瞬即逝,从而在别人以为一切都合乎情理。可他没有想到,这种合乎情理,最辛苦和彷徨的其实是生病的母亲,是以改变了母亲的命运为代价的——母亲过早地别离了这个她深爱的世界。亲人只有一次缘分,如果我们能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的话,这种遗憾就会少一些。
  还有多少子女像潘石屹一样“不孝”呢?
  莫淑华每年的5月23日,都要去给父亲上坟。回来后就去小剧场买两张二人转演出的票。晚上,她把父亲的照片装到一个大包里,然后背着父亲去看戏。她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心得到些许的慰藉。
  说起她的这个伤痛,要追溯到十几年前。
    那时莫淑华刚来沈阳参加工作,一天,她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的老病复发,咳血不止。她急急忙忙向单位请了假,赶回法库的家里。
  父亲病得很厉害,打针、输液后,呼吸仍然困难,终于到了离不开氧气瓶的地步。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母亲四处借来的钱花光了,医院催着缴费。父亲就对母亲说:“我不想老在外边。”母亲听出了父亲的意思,不得已含泪出了院。
  回到家,她就问父亲想吃点啥?父亲就指指窗外,她听到了阵阵的唢呐声。
    那时农村谁家有事了,都爱请二人转班子来家唱戏,唱一次50元钱。看得出来,父亲也渴望这样。
可把二人转演员请到家里时,母亲翻了所有地方,也没凑够50元钱,她叹口气说:“算了吧,有这50块钱,也能让你父亲吃点好的,别亏了肚子。”这样,她们姐妹面面相觑,只好目送着二人转演员走出大门。
  几天后,父亲去世了。给父亲送葬时,她的大姐、三姐都痛哭着说,父亲在世时,没能让他好好听场二人转,然后她们都以此痛骂自己的“不孝”。
    她听了这话,本已悲伤的脸上,变得惨白而又扭曲,泪水更加四溢。当时,她兜里是有那50元钱的,那是她们车间刚发的加班费,可她却没有拿出来。
  十多年过去了,莫淑华经常在反思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舍得花那50元钱。是小气和拮据,还是别的原因?是不是从小就没有养成对父亲体贴和孝敬的习惯?是不是在三五岁时,倘若父亲外出回来,给她捎一个父亲舍不得吃的苹果或桃子,她都会蹲在某个角落独吞下肚,而不知道让父亲或母亲吃上一口呢?她想一定就是这样,一个人倘若不是那种私欲极旺、缺少关爱之心的人,在有能力给父亲花50元钱的时候,一定不会吝惜的。
    领悟•呼唤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大约公元前44年的一天。在阿尔卑斯山南高卢曼图亚附近的安得斯村的祭庙前,举行了一个古老的成人仪式。
  十多名身穿盛装的少男少女,在父母的陪伴下,整齐地排列在云台前,诗人维吉尔作为村里的圣贤,站在云台之上,高声说唱着成人礼典:“……孩子们,开始吧,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父母吧……”
  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古罗马人用这种庄严的形式,在告诫涉世之初的孩子们,在他们成人之际,就要学会用心去领悟父母之爱。
  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是著名导演,拍摄过《青春之歌》《大河奔流》《祝福》等一系列影片。
  陈凯歌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受到的教育是优越的。“少年得志”的他在小伙伴中学识渊博,好为人师。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文革”的来临而改变。转眼间,政治压力如潮般涌来。父亲受到严厉的批判,陈凯歌也受到牵连。原先的优等生,顿时被打成狗崽子,并被禁止加入红卫兵。这种从天而降的落差,竟然在陈凯歌心中埋下了恨意。
  陈凯歌怨恨父亲,从此不和父亲说一句话。在疯狂的岁月里,他还参加了批斗父亲的批斗会。他在众人的目光下走上前去,用手在父亲的肩上推了一把,父亲的腰越发弯了下去。
  后来,陈凯歌和2000万同龄人响应号召,下乡去了云南。父亲和母亲去火车站送他,他跟父亲没说几句话,便上了车。
    火车缓缓启动,他若无其事地与同学说着话,不经意回头一看,却发现年迈的父亲,正沿着铁轨在奔跑。
  这一瞬间,陈凯歌读懂了父爱,第一次为父亲流下了眼泪。
  赵美娟第一次为母亲而流泪,是在她读高一的时候。
  她母亲下岗后在一家物业公司做保洁员。每天早上上两个小时的班,下班后到小区旁的胡同口推车卖煎饼果子。风里来雨里去,很是辛苦。
  可自从美娟上了高中后,就开始有些嫌弃母亲了。因为班里同学的家长,不是什么局长,就是经理,做保洁员的母亲让她感到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母亲的那双手,粗糙而黑,仿佛每个指纹中都藏满了细菌。
  那天早上,她看见母亲端粥碗的手指,不经意间接触到了粥,就生气地指责母亲不卫生。母亲只是憨憨地一笑,说:“你从小到大,都是吃我做的饭,不是也没什么毛病。”她觉得母亲在狡辩,便赌气地不吃了。母亲心疼她,只好另盛一碗捧给她。往后,每次母亲给她盛饭,都是小心地捧着。
  临近期末的一天晚上,她发起高烧,浑身滚烫。母亲连夜去给她买药,然后一直守在她身边,为她物理降温。
    三天后的早上,她感觉自己清醒多了,想吃东西。这时母亲走了进来,高兴地对她说:“你的病好了,想吃东西了吧?”她感到有些意外,问母亲:“你是怎么知道的?”母亲举着自己粗糙的手指,在嘴边比了一下,说:“我刚才尝了你的尿。”
  她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汹涌而出,扑到母亲怀里。
    践行•坚持
  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孝心无价》,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其实孝心很朴实,就蕴藏在一些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里。
    有时候,在孩子看来稀松平常的小事,在父母的心里却感触良深。
    腾格尔上大学时,一次送父亲去看眼疾。从医院出来后,父亲双眼包着纱布,回家的路上要趟过一条小河,腾格尔想都没想,背起父亲就赤足过河。
    回到学校后,他收到父亲的一封信,信中父亲很激动,说:“孩子,你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背我。”
    2004年9月,就在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陆川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去世了。陆川陪父亲料理完姑姑的后事,回到北京。
    往日那个威严、冷酷的父亲此刻竟那么瘦弱无助,陆川的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凌乱,陆川打来热水为父亲洗头。
    这一平常的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哽咽道:“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把你的每一步成长都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做父亲的最大的失职。”
    父亲的话让陆川的眼睛湿润了。
    有时候,父母不一定要孩子做什么,只要舍得花时间陪陪他们,他们心里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贾春雷是一家图书经销公司的业务员,虽然平时很忙,但他还是会挤时间回一趟家。回家也没有什么事,就是陪陪母亲。
  那天,他从外地回来,没回家就去了母亲那里。母亲看他来了很高兴,就说:“你要没事,就陪我去买点鸡蛋。”于是他跟母亲出了门。
  母亲家附近就有一家超市,母亲偏不进去,说远处另一家比这家的鸡蛋每斤便宜2角钱。他正欲叫车,母亲拦住他,说等会儿有超市的专车,免费接送,他依了母亲。
    上了车,车里的老人都用暖暖的目光看着他们母子俩,母亲心里也是暖暖的。买了鸡蛋,他和母亲坐在超市里等下一班专车。母亲买一次鸡蛋,总共节省了10元钱,前后花了3个小时,虽然这3个小时可以谈一桩生意,创造不菲的财富,可母亲那一天的笑容,是这些财富所买不来的。
  有时候,旁人也能做的事情,但亲情无法代替。因为亲情是天性,人皆需求。
  季羡林老人在他最后的岁月里,感受到了“最幸福的生活”,因为分别了十三载的儿子终于回到了身边。在病房里,儿子承欢膝下。也无需他做什么,无非给季老铺纸磨墨,听他讲经释道,或者陪他散步,看看花,闲扯一些家长里短。恰恰是这些小事,给了老人无限的温馨和慰藉。
  有时候,我们常借口囊中羞涩,无法为父母尽孝,但这并不是搪塞的理由。
  去年,在天安门广场,人们看到这样一对母子。儿子40多岁,拉着一辆三轮车,母亲坐在车里。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和四周的环境格格不入。
  人们问男子:“你们从哪来?”男子说话声音很轻,却带着满满的自豪:“山东。我骑三轮车来的!娘说一辈子最大的心愿是看看毛主席住过的地方。可是家里太穷,眼看娘86岁了,再不出来,怕将来没有机会了,我一咬牙就蹬车来了,骑了整整七天呢。”
  周围的人非常吃惊,问:“那你们睡哪呢?又吃什么?”
  “俺娘睡车里,我铺褥子睡在车旁,呼噜一会儿就精神。临出来时,俺媳妇烙了80张饼,还能吃回去。”
  车上的老人看到人们都围着她,一脸满足地笑着,仿佛坐的是豪华“林肯”。
  孝心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就像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的光亮,让我们捧在手里,以之取暖,回报亲恩。
  孝敬,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的规范,是骨子里血液里固有的亲情的歌唱,是无法补救的幸福,是发自内心的宏愿,是一生不可推辞的事业。
  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后记:孝心古称孝道,孝之所以成为道,就有神圣的意味在里头。更进一步说,如果能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待师长、宗亲等;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就丰盈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关于“孝道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感动、感悟、思索,欢迎寄给我们,一起分享。


•孝亲名言•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法国谚语)
●只要父亲在世,你总是年轻。(周国平)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是中国人  

GMT+8, 2024-4-29 05: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