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望子成人——家庭教育在美国
(美)黄全愈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们应该怎样当家长?作者用一位教育学家严谨的态度,用一位父亲的眼光审视中美家教的异同,用生动、风趣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原汁原味的美国家教,并提出了许多难能可贵的建议:如何为你的孩子设定正确的目标?如何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为什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谁改造谁
要不要改造孩子?如果要改造,怎么改造?由谁来改造?改造成什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刻都在困扰着家长。中国家长的事无巨细多是按照自己的设计和设想来改造孩子,大到成人后的志向、恋爱结婚,小到脾气爱好、吃饭穿衣、交朋友,等等,无不唯家长之意为尊。 我们有如制作盆景一样,强扭这枝、硬弯那根地按照我们的设计来“改造”孩子……
美国家长不按自己的设想改造孩子,不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意志。家长只是尽力为孩子创造环境,孩子最后怎么长,能长成什么样,是孩子的事。
爱瑞卡“跟踪”
《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后,有许多家长对描写爱瑞卡“惊心动魄”地胡闹,其父母听之任之的那个部分“耿耿于怀”,几年过去了,至今仍有读者来信关心或说关注着爱瑞卡的成长。因篇幅关系,在此不重复描写,请读者参阅《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的有关章节。
《素质教育在美国》描写的关于爱瑞卡的那段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1998年的年底,两年多过去后,爱瑞卡有没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实在撩拨人。为此,我专门进行了跟踪。
1月12日是泽克的生日,科迪的生日只比哥哥的生日晚两天。2001年1月14日是星期天,小哥俩的生日活动都安排在这天。
古瑞克领着泽克和他的七八个哥们儿到我们西金库市的运动游乐场来玩,科迪则和他的五六个好友,由阿莱希欧博士带到汉密尔顿市的儿童游乐场去玩。
我们邀请他们全家在两地的活动结束后聚集到我们家来。父母亲领着哥俩搞活动时,姐俩怎么办呢?
经商量决定:先由古瑞克把杰西卡和她妹妹爱瑞卡带到西金库市的运动游乐场,再由我开车去把姐俩接到我们家来。
接孩子来我们家玩,那是再高兴不过的事啦!妻子说,她要留在家里做饭,而我得去接孩子,我捞了一份好“工种”。说实话,高兴是高兴,我心里相当担心那个4 岁的爱瑞卡。9岁的杰西卡已经是个很懂事的“大姑娘”了,半点问题没有。但我又想,路程不长,让杰西卡牢牢地“管”好她,我锁上车门,只管往回开就是了。去的路上有点儿堵车,比预定的时间晚了点。杰西卡冲过来抱住我,爱瑞卡站在古瑞克的身边,瞪着两只大眼睛,有点儿怯生生地看着我。我把她抱上车,古瑞克就领着早已等不及的男孩们冲进游乐场去了。
妻子交代如果爱瑞卡不“闹”的话,顺路买一个生日蛋糕。我看姐俩挺好的,对我那些故意“逗”孩子的问得有点儿“傻”的问题,爱瑞卡都认真地有问必答,连“在她心目中排顺序,是全愈在前还是吉吉(我们家的大黑狗)在前”这样的问题都答了,虽然答案不是很令“人”满意,但表现很好。于是我决定顺路停车买蛋糕。天很冷,下着小雨。下车时,不知什么原因,车钥匙给卡住了,在我设法把车钥匙拿出来的过程中,爱瑞卡静静地坐在姐姐身边,一点没闹。有心“收服”爱瑞卡,一进商场,我就问爱瑞卡想买什么糖?什么饼?什么饮料?什么冰激凌?只要不闹事,她要什么我都准备给她买什么。爱瑞卡只是笑着摇头。我拿起一盒巧克力饼干,她眨巴着大眼睛没说话,我想这回对路了,就往手推车里丢,杰西卡认真地说:“爱瑞卡,你真的喜欢呀?我看你不会喜欢的!”
爱瑞卡忙笑着连连对我摇头,说:“No.”分发生日礼物时,妻子很公平地给了每个孩子一个 Beanie Baby,过生日的、 没过生日的都有份儿。Beanie Baby 是美国很流行的一种玩具,很多孩子专门收集各种各样的 Beanie Baby。 爱瑞卡选了一只粉红色的小猪,杰西卡得了一个蓝色的海马。
妻子去年回国时,给杰西卡买了一个很漂亮的“中国娃娃”, 还是个“格格” ——中国公主。这是妻子早两年答应给杰西卡的,那年回国时才买到。趁着今天见到杰西卡,妻子就把那个精致、华美的“中国公主”一起也给了杰西卡。
看着杰西卡喜不自禁地抱着那个“中国公主”,我的心猛地一沉。糟糕,爱瑞卡要闹事,这回可找到由头大闹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个“格格”身上,人人都赞不绝口,杰西卡更是爱不释手,走到哪儿捧到哪儿。爱瑞卡追着姐姐看她手中的中国“格格”,那个眼馋劲儿,看了直让人心疼。
让我惊奇的是,爱瑞卡竟然一声没吭,只是爱抚地用手去触摸一下“中国公主”身上戴着的闪光发亮的首饰。我心里责怪妻子总是偏爱杰西卡,怎么就没想到爱瑞卡呢?杰西卡看看自己的“中国公主”,又看看手里的那个蓝色的海马,很懂事地放下了那个蓝色的海马,说:“我有这个娃娃,不能再要这个 Beanie Baby了。” 妻子对爱瑞卡说:“爱瑞卡,如果你喜欢,可以要这个 Beanie Baby。”
爱瑞卡懂事地眨着蓝色的眼睛,看着姐姐,问:“你真的不要这个 Beanie Baby 了吗?如果你真的不要了,我想我会很喜欢再有一个 Beanie Baby 的。”然后,说了声甜甜的“谢谢”,抱着两个 Beanie Baby,爱瑞卡笑了。
看得出她那小小的心里感到了一点平衡。想起两年前爱瑞卡那个胡闹劲儿,再看看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简直无法把她们联系在一起。
饭后,孩子们下楼去玩去疯了,我们四个大人留在楼上聊天。我把我们发现的爱瑞卡令人吃惊的变化向阿莱希欧博士夫妇说了,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的吃惊发现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吃惊!
我问道:“爱瑞卡生气时,还会像过去那样胡闹吗?” 阿莱希欧博士淡淡地答道:“No! 生气时,只是撅着小嘴,抱着双手,低头斜眼看人。”说着还模仿爱瑞卡生气的样子。
说实话,那生气的模样更可爱。后来我甚至想逗她生气,看看她那生气的小样,但终于还是不忍心逗她生气。我们吃惊地问:“爱瑞卡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他们夫妇俩你望我,我望你,答不上来。后来,阿莱希欧博士说:“没太注意,大概有年把了吧!” 他们家四个孩子,我们可是亲眼看着长大的,那种无为而治,那种开明开放的美式家庭教育,确实让人不可思议,却又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我想起两年前爱瑞卡“无理取闹”时,他们那很简单的解释:“孩子哭闹自有他们的道理,不舒服了、渴了、饿了、心情不好等都可能是哭闹的原因。哭闹也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哭够了、闹够了,到头来也会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办。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应给孩子留下自决的余地。”
才两年多,爱瑞卡已经长大了,懂得自己控制自己,不再是个任性、胡闹的小姑娘了。其实,要说长大,她也不过才4 岁。
爱瑞卡的父母没有过多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孩子,他们曾让她当众任意胡闹。可能在某次大闹之后,爱瑞卡忽然发现胡闹很没意思,所以就停止了,并开始注意与他人的互动。她到底是怎么变的、怎么进步的,连她的父母都说不清楚。但她确实是变了!这实在值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去研究。
用制盆景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能得到盆景式扭曲的孩子。主张给孩子提供开放环境的家庭教育,是在建立一个阳光明媚的大园子,让幼苗得到必需的沃土、阳光、水分,把先天的基因充分地发挥出来。因为自立自长,也可能歪七倒八,但毕竟是自力“根”生的,有长成参天栋梁的后劲儿。
接下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