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受宠者的悲哀与受辱者的辉煌
武宝生
宋朝徽宗皇帝喜欢驴画。
一天,徽宗皇帝在市面上看到有人专卖驴画,便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迅速在画界打听到,说有个姓朱的画家是专门画驴的。皇帝便令朱姓画家进宫专为他画驴。
这朱姓画家叫朱子明,原本是一位山水画家。当他接到皇令时,真叫他哭笑不得。他心里明白,这是同行在贬辱他,说他是个驴画家!
哪知,皇上将他人对朱子明的贬辱当真,令朱专为其画驴。皇令不可违。朱子明进宫后,夜以继日钻研驴画,苦心为皇帝画驴。在他的努力下,驴画作品如日中天。他先后为皇帝画了数百幅驴画,幅幅成功,深得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画驴人。
朱子明的成功,塑造了自己的辉煌人生。可以说,是他人的贬责辱骂成全了朱子明。
还有一则故事,是从另一面告诫我们一些什么。
在英国,曾有个“天才男孩”是在他人的宠爱中,庸碌无为,悲哀而终的。
这名“天才男孩”叫勃兰威尔。他从小智力超群,特别在文学与绘画方面具有惊人的天赋。为了让其早日成才,全家人、特别是他的三个姐姐做出极大的牺牲,对他宠爱有加,有求必应。她们节衣缩食,送他到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可是,没过多久,他便觉得学绘画太难了,不如搞文学创作有意思。于是,三个姐姐有的去学校教书,有的做家教,全力以赴挣钱来负担弟弟学习文学创作。不久,勃兰威尔又感到写作太苦,比如“好好享受快乐生活美好些”。于是,他吃喝玩乐,染上酗酒、抽鸦片的不良嗜好。临终前,他回忆往事,痛悔不绝,写下一篇人生杂感《受宠者的悲哀》。
勃兰威尔的三位姐姐从弟弟“受宠后的颓废”领悟到些什么。她们要通过各自的努力做出某些弥补,试图奋力攀登本来属于弟弟所具有的文学天才的高峰。最终,她们分别为文学宝库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安妮写下了名著《艾格尼斯·格雷》、埃米丽写下经典名著《呼啸山庄》、夏洛蒂写下了不朽名著《简·爱》。
被宠坏了的天才最终发出人生的悲哀,而被辱者却靠自己的奋斗塑造了新的辉煌。这两则故事,含义不凡,实在令人深思! |
|